分享到:
微信
回顶部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名中医工作室 > 金维良 > 诊疗方案
慢肾风(慢性肾小球肾炎)中医诊疗方案 (2021年)
时间:2021-04-23 | 阅读:

   一、本方案适应对象

中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慢肾风。

西医诊断:第一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(ICD-10编码:N03)。

二、诊断

(一)疾病诊断

1.中医诊断标准

参考《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》(中华中医药学会,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.2011,9(9):129-132)。

1)诊断要点

①起病缓慢,病情迁延,时轻时重,肾功能逐步减退,后期出现贫血、电解质紊乱,血尿素氮、血肌酐升高等。

②有不同程度的水肿、蛋白尿、血尿、管型尿、贫血及高血压等表现。

③病程中可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,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表现。

2)病理特点

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:①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;②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;③膜性肾病;④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⑤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。

2.西医诊断标准

参考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《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》(第1版)(中华医学会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1年)。

1)要点:慢性肾炎的诊断并不完全依赖病史的长短,多数慢性肾炎其病理类型决定其起病即为慢性病程。一般而言,凡有尿检异常(血尿、蛋白尿、管型尿)、水肿及高血压,病程迁延,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,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。

慢性肾炎个体间差异较大,临床表现多样,易造成误诊。特别应注意某一表现突出者,如高血压突出者而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,增生性肾炎(如IgA肾病等)感染后急性发作者易误诊为急性肾炎,应予以鉴别,同时应注意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。

2)肾炎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:无症状性血尿或(和)蛋白尿;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;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;继发性肾小球肾炎;遗传性肾炎(Alport 综合征)。

() 证候诊断

1.本证:

1)脾肾气虚证:腰脊酸痛,疲倦乏力,或浮肿,纳少或脘胀;大便溏,尿频或夜尿多。舌质淡红、有齿痕,苔薄白,脉细。

2)肺肾气虚证:颜面浮肿或肢体肿胀,疲倦乏力,少气懒言,易感冒,腰脊酸痛;面色萎黄。舌淡,苔白润、有齿痕,脉细弱。

3)脾肾阳虚证:全身浮肿,面色白光白,畏寒肢冷,腰脊冷痛(腰膝酸痛),纳少或便溏(泄泻、五更泄泻);精神萎靡,性功能失常(遗精、阳痿、早泄),或月经失调。苔白,舌嫩淡胖,有齿痕,脉沉细或沉迟无力。

4)气阴两虚证:面色无华,少气乏力,或易感冒,午后低热,或手足心热,腰痛或浮肿;口干咽燥或咽部暗红、咽痛。舌质红或偏红,少苔,脉细或弱。

5)肝肾阴虚证: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,头晕耳鸣,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或口干咽燥,腰脊酸痛;遗精,滑精,或月经失调。舌红少苔,脉弦细或细数。

2.标证:

1)水湿证:颜面或肢体浮肿。舌苔白或白腻,脉细或细沉。

2)湿热证:皮肤疖肿、疮疡,咽喉肿痛,小溲黄赤、灼热或涩痛不利,面目或肢体浮肿;口苦或口干、口粘;脘闷纳呆,口干不欲饮。苔黄腻,脉濡数或滑数。

3)湿浊证:纳呆,恶心或呕吐,口中粘腻,血尿素氮、肌酐偏高;脘胀或腹胀,身重困倦,精神萎靡。舌淡红苔白厚腻,脉沉濡。

4)血瘀证:面色黧黑或晦暗;腰痛固定或呈刺痛;舌色紫暗或有瘀点、瘀斑;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。脉象细涩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(一)辨证论治(多本虚标实兼见)

1.本证

1)脾肾气虚证

治法:健脾益肾

①推荐方药:四君子汤、四苓散、异功散健脾益肾方剂。党参、生黄芪、生白术、茯苓、薏苡仁、杜仲、淮牛膝、泽泻、甘草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补气健脾中药随证加减,可以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,将膝关节以下皮肤全部浸没于药液中,水温在4042℃,每日或隔日1次,7天为1疗程,每次1530分钟,水温不宜过高,以免烫伤皮肤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补气健脾之物,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之品。可选用甘栗、红枣、山药、胡萝卜、鸡肉等食物。

2)肺肾气虚证

治法:补益肺肾

①推荐方药:益气补肾汤补益肺肾方剂。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炙甘草、大枣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补益肺肾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补气之物,如山药、大枣等。

3)脾肾阳虚证:

治法:温补脾肾

①推荐方药:附子理中丸济生肾气丸等温补脾肾方剂。附子、炙桂枝、党参、白术、生黄芪、茯苓皮、车前子(包)、泽泻、干姜、炙甘草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温补脾肾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针灸治疗:取水分、气海、三焦俞、三阴交等穴位针刺,每日1次,10日为一疗程。

④敷贴法:用附子、肉桂、细辛等打成粉,调成饼状,外敷于关元穴,敷贴时间可在24小时之内,敷贴前后需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工作,每日12次。

⑤饮食疗法:宜食温补之物,如生姜、大枣、鸡肉、鹿茸等,忌生冷之品。

4)气阴两虚证

治法:益气养阴

①推荐方药:参芪地黄汤或其他益气养阴方剂。党参、黄芪、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丹皮、泽泻、茯苓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益气养阴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补气养阴之物,可选用大枣、阿胶、百合、精瘦猪肉等。

5)肝肾阴虚证

治法:滋养肝肾

①推荐方药:六味地黄汤或其他滋养肝肾方剂。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泽泻、丹皮、茯苓、枸杞子、菊花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滋养肝肾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滋阴之物,如百合、阿胶、鸭肉、大枣等,忌辛辣、油腻之品。

2.标证(可兼见)

1)水湿证

治法:利水消肿

①推荐方药:生姜皮、桑白皮、陈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利水消肿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尿消肿之物,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之品。可选用冬瓜、瓠子、萝卜、薏仁等。

2)湿热证

治法:清利湿热

①推荐方药:柴胡、泽泻、车前子、通草、生地、当归、炒栀子、炒黄芩、甘草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清利湿热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清热利湿之物,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之品。可选用冬瓜、瓠子、菊花、萝卜、薏仁等。

3)湿浊证

治法:化湿泄浊

①推荐方药:制苍术、白术、茯苓、泽泻、猪苓、车前子(包)、姜半夏、陈皮10g,制大黄、六月雪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健脾化湿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宜食健脾利湿之物,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之品。可选用山楂、冬瓜、萝卜、白扁豆、薏米等。

4)血瘀证

治法:活血化瘀

①推荐方药:柴胡、当归、生地、川芎、赤芍、牛膝、桔梗、枳壳、甘草、桃仁、红花等。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。

②中药泡洗:选用活血化瘀中药随证加减,或者口服中药煎后之药渣再煎煮后泡洗。

③饮食疗法:忌辛辣、油腻、生冷之品。可选用三七、当归、乌鸡、黑鱼等。

(二)院内制剂:可以辩证选用益肾解毒合剂组成:茯苓、黄芪、山萸肉、丹参、红花、赤芍、黄芩等。功用主治:健脾益肾,清利湿热,祛瘀解毒,消除蛋白尿)、温肾化气丸(组成:仙茅、淫羊藿、巴戟天、续断、狗脊等。功用主治:温肾健脾,化气行水)、清中化湿丸(组成:苍术、厚朴、半夏、茯苓、黄芩等。功用主治:清热化湿,理气和中用于各种疾病证属中焦湿热者)、通腑逐瘀合剂(组成:木香、莪术、枳实、厚补、槟榔、炒麦芽等。功用主治:行气通腑,化瘀消痞)等药物。

(三)其他中医特色疗法

1.耳穴压豆:每3日1 次,10 日为一疗程,有健脾益肾,利水消肿之功。

2.穴位贴敷法:用附子、肉桂、细辛、川椒等中药颗粒剂,调成饼状,外敷于关元、肾俞、腰阳关、命门或志室等穴。效果温阳补肾,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。适应于肾阳虚证患者。

3.灸法:选穴:中脘、关元、气海;足三里、涌泉;肾俞、命门。每次2~3个穴位,15分钟,局部发热为止每天一次,一周一疗程。效果:温经散寒、防御保健。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下、脾肾阳虚患者。

4.中药足浴:大黄、当归、红花、赤芍、生牡蛎、土茯苓、丹参、杜仲、川断、地肤子、白鲜皮等中药颗粒剂加热水溶开,水温39~40℃足浴30分钟,每天一次。

5.穴位注射:取足三里(双)或肾俞(双),每日每穴注射黄芪注射液2ml,14天为一疗程。适用于慢性肾病易于感冒患者,可提高免疫力、预防感冒。

6.磁热疗法:选肾俞,使用磁疗灯照射30分钟,适用于慢性肾脏疾病免疫力低下、脾肾阳虚患者。

7.中药定向透药(离子导入: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处方选药,给予离子导入。

8.根据病情,还可选择中药蒸汽浴、中药热奄包等疗法。

)西药治疗

根据KDIGO2012年发布的《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》,积极控制高血压,规范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,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,防治能引起肾损害的其它诱发因素。

慢性肾小球肾炎分级治疗:轻型以中医药为主,如果未伴有高血压,不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;重型在中医治疗基础上,加用雷公藤多苷片、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控制尿蛋白,原来应用西药的要做到逐步减量、撤减。

)护理调摄要点

1.生活起居:预防感冒,节制房事,忌食烟酒,减肥,适当锻炼。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。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,可取半坐卧位。下肢水肿严重者,适当抬高患肢。水肿减轻后可适当活动。

2.饮食调护:低盐、低脂、优质蛋白质饮食。伴高血压患者应限盐<3g/d,调整饮食蛋白质与含钾食物的摄入。避免辛辣刺激之物及海鲜发物。

3.情志调摄: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,消除恐惧、忧虑、急躁、悲观、失望情绪,使其采取积极态度配合治疗。

4.严密观察水肿的部位、程度、消长规律,尿量及颜色。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溃破感染。

四、疗效评价

参照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、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(试行方案)》(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,上海中医药杂志.2006,40(6):8-9)。

(一)判定标准

1.疾病疗效判定标准

完全缓解:症状及阳性体征完全消失,尿蛋白及尿红细胞持续转阴,尿蛋白定量<0.2/24h,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,持续3个月以上。

基本缓解: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,尿蛋白及尿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50%,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,或SCr较基础值无变化或升高<50%,持续3个月以上。

有效: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好转,尿蛋白及(或)红细胞较治疗前减少25%,肾功能改善持续3个月以上,SCr较基础值升高<100%

无效: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无改善。

2.证候疗效判定标准

临床缓解:中医临床症状基本消失,症状积分减少90%。

显效: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,症状积分减少70%,<90%。

有效:中医临床症状有所改善,症状积分减少30%,<70%。

无效:中医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,症状积分减少<30%。

(二)判定方法

治疗前后,对比相关症状、指标、及中医证候积分量表分值变化进行疗效评价。

五、难点分析

1.中药治疗:扶正固本,强化脾肾的功能的重要性,以健脾益肾为主,同时因湿、热、瘀、浊等邪往往夹杂为患,治疗上要虚实兼顾。

2.要通过挖掘民间验方、单方,并在现代医学免疫理论的指导下,筛选出确有疗效的中药,应用于临床,如猫爪草、金樱子、芡实等。

3.治疗尿血要因势利导。若单纯止血则成瘀血,患者见尿中隐血则顾虑多,尿中红细胞的多少反应病情的变化。治疗尿血不能单纯止血,临床我们采用化瘀止血、凉血止血法、益气止血、祛风止血法以达到止血不留瘀的目的。

4.做好预防工作,尤其是注意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发生,加强适度锻炼,增强免疫力。

5.注意治疗的疗程要足,不能一见到效果,就立即停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