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:
微信
回顶部
您当前的位置是: 首页 > 名中医工作室 > 刘刚 > 诊疗方案
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
时间:2020-12-31 | 阅读:

 一、诊断

(一)诊断标准

(1)有摔倒手掌撑地病史或腕关节屈曲着地病史。

(2)腕部肿胀,餐叉畸形;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,腕关节畸形不明显。

(3)X线: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,骨折端向掌侧成角,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,骨折端向背侧成角,桡骨短缩,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,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。

(二)骨折分型与分期

1.分型

  (1)无移位型:骨折无移位,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,腕关节轻度肿胀,无明显畸形,折端有环行压痛,纵轴挤压痛,前臂旋转功能障碍。

  (2)伸直型:远端向背侧移位,前臂下端呈“餐叉样”畸形,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。

  (3)屈曲型:远折端向掌侧移位,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,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,畸形与伸直型相反。

  (4)半脱位型: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,合并腕关节半脱位,腕关节肿胀,畸形呈半脱位,腕横径增宽。

2.分期

根据病程,可分为早期、中期、晚期三期。

早期:伤后2周内,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,但初期常肿胀严重,可伴有张力性水泡。

中期:伤后2~4周,肿胀逐步消退,有明显骨痂生长,骨折断端相对稳定,此时手法复位困难,如需要再次复位,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。

晚期:伤后4周以上。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,逐步塑形改造,己相当稳定。此时无法手法复位、调整,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,需手术治疗。

、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

(一)手法整复、夹板外固定治疗

根据刘刚主任正骨经验,手法整复应按照骨折复位“欲合先离,离而复合”的道理,先使骨折断端充分分离,充分拔伸牵引,解除短缩畸形,恢复骨端长度。再行端提按压手法整复成角或侧方移位。折顶时应根据骨折端移位及成角的大小,适度灵活运用。

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种能动的固定方式,以夹板为主要固定材料,加之棉花、棉垫、绷带等辅助材料组成局部外固定力学系统,通过绷带对夹板的约束力、夹板对伤肢的杠杆力、棉压垫对骨折端的效应力来维持骨折复位效果。固定体位要灵活掌握,以解剖复位、骨折端稳定、利于功能恢复为原则。稳定性骨折复位后骨折端不易再移位,应采用腕关节伸直位固定,有利于功能恢复。对于移位骨折,整复后维持牵引,用4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。

整复前了解移位方向及决定采用的手法,整复前运用中药离子导入,中医微创镇痛是利用直流电导入中药离子达到消炎镇痛的目的。在传承范老传统手法复位,小夹板外固定技术的基础上,结合现代生理、解剖、病理、力学、病员体质情志等因素,总结出用于四肢长骨骨折的拔伸、旋转、摇摆、折顶、提按、端挤、捺正、分骨、合骨等复位手法,同时根据骨折移位类型施用固定垫,并改善固定夹板的舒适度,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及花费,利于骨折后功能的恢复。

1.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

无需手法复位,只需将前臂进行夹板固定,患肢屈肘90°前臂旋后位固定。夹板制作与固定同伸直型骨折,固定时间3~4周。

2.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

整复方法(以右侧为例):患者取坐位,助手立于患者背后,固定患者躯干及患肢肘部,患肢前伸,前臂置中立位,术者左手反握患部近端,拇指按压骨折近端掌侧,右手虎口区按压骨折远端桡侧,拇指压住骨折远端背侧。双手对抗牵引拔伸后,右手虎口区向尺侧.施压以纠正骨折端桡侧移位,再右拇指按压骨折远端,左拇指推顶骨折近端,右手同时屈曲患腕,纠正背侧移位,最后在牵引下,徐徐旋后患肢前臂,进行包扎固定。

固定方法:骨折复位后,腕部外敷中药,前臂衬桃花纸,然后在患肢背、掌、桡、尺侧放置夹板,夹板近端在肘横纹下二指,远端桡、背侧块达掌指关节,尺、掌侧块平腕横纹。夹板间均留有约1cm间隙,用用中号绷带包扎固定。使腕关节处掌屈尺偏位,患肢屈肘90°,前臂旋后掌心朝上,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。3周内每周摄片、换绷带调整外固定,注意观察骨位,防止骨折再次移位,固定4~6周。

图片4.png

3.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

整复方法(以右侧为例):患者取坐位,患肘伸直,前臂旋后,掌心向上。术者一手握住患肢的拇指,另一手握住其余四指,助手握住患者肘部,行对抗拔伸充分牵引。然后术者左手握住患肢前臂,右手食指顶住骨折近端,拇指将骨折远端桡侧向尺侧按压,纠正桡侧移位。最后术者双手食指顶住骨折近端,双拇指将桡骨远端大力向背侧按压,以纠正掌侧移位。

固定方法:基本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法,不同点在背、掌侧夹板位置互换,远端掌侧、桡侧块达掌指关节,尺侧、背侧块平腕横纹,手掌部放置棉垫后包扎固定,使腕背伸15°~30°。前臂固定体位、时间,摄片、换绷等均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法。 

4.半脱位型桡骨远端骨折

整复方法:

①背侧半脱位:助手握住肘部,术者握住腕部拔伸充分牵引后,术者一手维持牵引,一手用掌部环握患者腕部近端,用拇指将远端骨折块及脱位部向掌侧推挤复位,牵引下徐徐将腕关节掌屈,使伸肌腱紧张,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。

②掌侧半脱位:手法与背侧脱位型相反。

固定方法:

背侧半脱位同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,掌侧半脱位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。固定时间均为4~6周。

5.整复注意事项:(1)整复前,术者与助手均要手摸伤处,阅读正侧位X线片,全面了解骨折移位、成角、粉碎骨块的位置、断端嵌插短缩及下尺桡关节有无分离等情况,做到手摸心会,法从手出,制定整复计划,做到手法整复时动作协调一致。麻醉效果要好,有利于骨折整复和减轻病人痛苦,特别是前臂肌肉发达者更要如此。

  (2)牵引的力量要柔和持久,用力由小到大,嵌插重叠纠正后再施以其他手法,否则易造成掌侧嵌插、复位不成功、骨片进一步碎裂致骨折端不稳定,在折顶时牵引力量要适当减小。

(3)整复粉碎骨折时牵引力量要柔和,利用软组织铰链的原理使骨折碎片在间接拉力下逐渐回复原位。再使用扣挤手法使骨折片间进一步复位,接触紧密。复位后轻轻摇摆腕关节,可以使粉碎的关节面光滑平整。顺骨舒筋手法是必不可少的,利于骨折端稳定和功能康复,体现筋骨并重的原则。

(4)夹板的管理:整复成功后,给予夹板外固定,前期患肢肿胀,及时观察肿胀的消退来调节夹板的松紧,避免再次移位,一般伤后第3天摄片一次,一周后一次,以后每隔一周摄片一次,直至骨折愈合

(二)手术治疗

    1.适应证: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,关节面塌陷大于2mm,或伴有关节面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者;手法整复失败或复位后稳定性极差,桡骨长度、尺偏角、掌倾角等持续丢失者:陈旧性骨折伴有严重畸形,影响功能者;桡骨下端开放性骨折、伴有血管、神经损伤者可考虑手术治疗,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。

2.操作方法:臂丛麻醉,手术切口视骨折的类型,可采取掌侧或背侧入路及联合入路。采用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、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。亦可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,如骨缺损严重时可植骨(自体骨、可吸收人工骨等)治疗。

(三)药物治疗

1.外治:外敷膏剂、散剂、水剂等,也可采用熏、洗、灸等方法。早期可用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制剂,如外敷Ⅲ号(院内协定方,由天南星、陈皮、苍术、大黄等组成);中、晚期宜用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、续筋接骨之剂,如接骨膏(院内制剂)等。晚期可采用中药汤剂熏洗局部,以舒筋通络,如外洗Ⅲ号(院内协定方,由海桐皮、五加皮、透骨草、伸筋草、苏木、红花、续断等组织)。有严重张力性水泡和使用伤膏后过敏者应避免使用。

    2.内服: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施治。

(1)骨折初期:

主证:血瘀气滞证

    治法: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

    方药:选用院内制剂活血复元汤:由当归、赤芍、川芎、生地、桃仁、红花、黄芪、续断、鸡血藤等组成,每次一袋150ml,一日2次口服。或桃红四物汤加减: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车前草、大黄(后下)、甘草。

(2)骨折中期

主证:营血不调证

    治法:和营生新,接骨续筋

方药:选用归藤活血壮骨胶囊(院内制剂):当归、鸡血藤、赤芍、红花、地黄、桃仁、泽兰、川芎、姜黄、骨碎补、续断等组成。每一次4粒,一日3次口服。

(3)骨折晚期:

主证:肝肾亏虚证

    治法:补益肝肾、强壮筋骨

    方药:选用补肾接骨丹(院内制剂):党参、黄芪、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川芎、桂枝、三七、骨碎补、续断、菟丝子、五加皮、补骨脂、木瓜、杜仲等组成,每次9g,一日3次口服。

以上中药方剂可以全部配制颗粒冲服,这样减少患者因口服中药带来的困难。

(四)康复治疗

1.功能锻炼

(1)早期治疗

方法: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,开始做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,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萎缩。进行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,包括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和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。2~3天后做手部关节主动运动,手指屈伸,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。做肘关节屈伸活动,角度由小到大,逐步加大活动范围。

(2)中期治疗

方法:①手指抓握锻炼及手指的灵活性锻炼。②适度进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,旋前40度,旋后30度左右,逐渐加大,同时行肘关节伸屈活动。

(3)骨折后期治疗

拆除外固定后,以关节松动术为主,每日1~2次。

①桡腕关节松动:(a)牵拉与挤压,患者坐位,肢体放松,屈肘前臂旋前置于桌面,术者面对患者,一手固定其前臂远端,另一手握住腕关节的近排腕骨处,作纵向牵拉、挤压桡腕关节。(b)前后位滑动,患者前臂中立位,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,另手握住近排腕骨部位,轻牵引下,分别向掌背侧滑动近排腕骨。(c)桡尺侧方向滑动,患者前臂旋前位,术者一手固定桡骨远端另一手握住近排腕骨处,轻牵引下,分别向桡尺侧滑动桡腕关节。(d)旋前,旋后位滑动,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,另一手握近排腕骨处,分别将腕关节做旋前、旋后运动。

②桡尺关节松动:(a)患者前臂旋后位,术者双手握住患者尺骨远端,拇指在掌侧,其余4指在背侧,术者尺侧手固定,桡侧拇指将桡骨折端向背侧推动。(b)患者前臂旋前位,术者拇指在背侧,其余4指在掌侧,桡侧用手固定,拇指将尺骨向掌侧推动。

③腕间关节松动:前后位滑动,患者前臂中立位,一手握近端,一手握远端,往返推动。做上述运动后,嘱患者向各方向活动腕关节,每日2次,每次30~60分钟。

注意在康复训练中,宜循序渐进;忌用暴力强扳,以免引起新的损伤。

2.作业疗法

有目的地进行职业训练,目的是增强肌力、耐力、整体协调能力,比如握拳运动、持笔写字、钉钉操作、计算机键盘操作、搭积木、编织等。

桡骨远端骨折后,尤其是粉碎性骨折,若不及时的功能锻炼很可能引起日后的功能障碍,因此要及时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,骨折复位固定后,即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指间关节、指掌关节锻炼及肩肘关节活动。当骨折基本愈合,即进入恢复期康复训练。可以开始进行腕关节屈、伸主动练习,腕关节屈曲抗阻练习。而后,每隔3天左右即增加前臂和腕关节的练习强度和难度。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中,忌用暴力强扳,以免引起新的损伤。在恢复期,患者还应增加一些手部应用性活动训练,如搭积木、编织等。

3.其他疗法我科特色)

(1)中药熏蒸

运用我院院内协定方外洗Ⅲ号,先熏蒸后外洗,一天1~2次,熏洗后功能锻炼,可分为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,一主动锻炼为主。

(2)红光治疗:红光治疗仪具有不同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制造;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促使病变组织蛋白质固化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增强免疫功能,促进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,并产生一系列良性反应,加速对渗出物的吸收,减弱肌张力,从而达到消肿、消炎、镇痛、根除糜烂组织、加速伤口愈合以至去病的目的。红光治疗,一次30分钟,一日1~2次。

(3)中频脉冲电治疗:能促进局部气血循环,起到舒筋通络、活血止痛的作用。一次30分钟,一天1~2次。

(4)骨折治疗仪:我院采用骨折治疗仪,放在骨折局部,在固定良好的情况下采用断端的微动来促进骨折愈合。一次30分钟,一天1~2次。

(5)骨质疏松的治疗

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,配合我院院内制剂补肾接骨丹,一天3次,一次4粒,口服。

(五)并发症及防治

1.压迫性溃疡: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、使用扎带过紧、或者加压垫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。骨折端手法复位后,折端出血进一步增加,加剧了局部软组织的肿胀,且在此过程中,由于受夹板内容量限制,未给予及时松解,而引起局部皮肤及骨突处出现压疮。一般经过及时更换敷料,预防性抗生素使用,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。

2.腕管综合征:主要是由于骨折复位不良、掌侧压垫放置不正确、固定过紧致正中神经受压引起。

3.腕关节僵硬:患者惧怕疼痛,骨折固定后很少锻炼手指,腕关节及肩、肘等关节。为防止关节僵硬,早期可使用消肿止痛、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加以预防。中晚期配合理疗并不断练习患腕活动可逐渐恢复。

4.骨质疏松:老年患者骨折后不仅局部需要锻炼,更应加强全身锻炼,使气血运行,消散瘀血,消肿定痛,配合中药补肝益肾、强筋壮骨辨证治疗,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坚硬。

5.创伤性关节炎: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及时纠正,可导致桡骨长度短缩3.0mm以上,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有1.0mm以上台阶,晚期可出现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。

6.Sudeck骨萎缩: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、急性创伤后骨萎缩,其特点是肿痛、皮肤萎缩、骨质普遍疏松、脱钙,手部活动受限,可达数月之久,常常是骨折后患者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。应加强早期功能锻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