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某 男 68岁
主诉:心悸胸闷6年,加重1周。
现病史:患者6年前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,于某医院诊断为“冠心病”,平素服用通心络胶囊,病情稳定。2年前体质渐弱,易患感冒,每年感冒次数较多,且恢复时间较长,近日感冒后出现心悸、胸闷,感冒痊愈后余症不解,遂来诊。现症:夜晚心悸、胸闷,自汗出,头晕,腰腹部自觉发凉,口中涩,大便不调。舌质暗,苔白腻,脉弦缓。
既往史无
体格检查:心律齐,心音可,各瓣膜听诊区未问及病理性杂音。
中医辨证:心悸(气阴两虚)。
西医诊断:冠心病。
治法:益气养阴,温补三阴。
方药:生脉散合小柴胡汤加减。
党参2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柴胡15g
黄芩10g 桂枝15g 白芍30g 炙甘草15g
生龙牡各30g 益母草30g 丹参20g 檀香10g
砂仁6g 白术10g 干姜12g 附子6g
生地15g 酸枣仁30g 阿胶10g 陈皮15g
杏仁10g
5剂,水煎服。
按语体会:患者年老体弱,脏腑亏虚,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,生长之气不足,以致气阴两虚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脾胃虚弱,不能化生气血,肝血不足,不能灌心,则心失所主,血脉失充;气弱不足,则鼓动无力,血行迟缓,心脉不畅,加之感受寒邪,寒性凝滞,痹阻心阳,故胸闷。夜间阴盛,故常于夜间发作;心脉痹阻,心失所养则心悸;脾气虚弱,土不生金,肺卫不固,则表疏自汗出;肝肾阴虚,肝风内动,则头目眩晕;脾主运化,肾主行水,脾肾虚寒,水寒土湿,则腰腹部自觉发凉;脾虚肝郁,肝脾不和,则大便干稀不调。故本案为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致气阴两虚之心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