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,其设立的目的就是提醒人们早预防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防止疾病致残。据统计,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.55亿人,平均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个阶段会患上关节炎。
其中,膝关节骨性炎是关节炎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(KOA)是多种因素引起进行性加重的关节软骨磨损、破坏而导致的关节症候群,又称为退行性膝关节炎。
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,一般认为是多种生物因素共同导致,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膝关节外伤、膝关节感染等膝关节损伤病史有关,同时也与年龄、性别、肥胖、遗传、劳损等因素有关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般临床表现: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、关节僵硬、关节肿大、关节畸形、骨摩擦音(感)、关节无力、活动障碍等。因其是一种退行性病变,一般发病初期为活动后膝关节酸胀疼痛,也表现为肿胀积液、下蹲困难,病情发展严重时不活动也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现象,尤其是上下楼梯时,或是劳累后、天气突然转寒时表现较为严重,如若拖延不治,晚期将导致膝盖变形,甚至造成残疾,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。膝骨关节炎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,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发病率升高,然而,据统计发现,近年来年轻人的患病率也再呈增长趋势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膝关节炎的诊断:一般情况下,一张简单的X线片就可诊断,膝关节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,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,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,关节内游离体,关节变形及半脱位。
膝关节炎的界定和分期标准: 2019年《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共识》提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分期标准,以临床症状和体征(包括膝骨关节疼痛、活动、肿胀和畸形)、影像学检查为标准,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初期、早期、中期和晚期:
膝关节炎的治疗:目前国内外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采用金字塔式治疗策略,包括从功能锻炼、支具辅助到药物对症和手术治疗。常用的药物有关节腔局部注射玻璃酸钠、NSAIDs类药物、外用药物等,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,手术是其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分为基础治疗、药物治疗、修复性治疗和重建性治疗4个层次:
手术方案的选择因病情而异包括关节镜下清理及半月板处理,单髁置换术,胫骨高位截骨术以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。
总之,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手术阶梯治疗原则为:
●膝内翻0-5度,Outerbridge软骨分级<Ⅲ级,选择关节镜下清理及半月板修复。
●膝内翻0-5度,Outerbridge软骨分级≥Ⅲ级,选择单髁置换术。
●膝内翻5-10度,因人制宜,可选择单髁置换或胫骨高位截骨术。
●膝内翻>10度,单间室骨性关节炎,选择胫骨高位截骨术。
●膝内翻>10度,多间室骨性关节炎,选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