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时,太阳黄经为90°,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,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的一天。自夏至起正式进入炎热的季节,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。
中医养生理论认为,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,此时节在养生保健方面一定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。因为夏至过后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时节就要开始了,高温炎热对人体的消耗很大,所以老幼、体弱者容易引起身体不适,乃至中暑等一些夏季常发病。
饮食:夏至后除了注意消暑解渴外,饮食上还是要尽量清淡,少食煎炒油炸的食物。从夏至开始,阳极阴生,阴气居于内,所以,在夏至后,饮食要以清泄暑热、增进食欲为目的,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,宜清补。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、清凉解暑、促进食欲等作用。不过,苦味食物均属寒凉,虽能清热泻火,但体质虚弱者不宜多食,吃小“苦”有益于胃,而大“苦”则可能败胃,脾胃虚寒者,应少食或不食。同时,带苦味的饮料也能帮助在出汗较多的夏季补充体力。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,勿过咸、过甜,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、生津止渴的食物。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,如白菜、苦瓜、丝瓜、黄瓜等,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。而面条,也是夏至后被推荐的美食之一。在中国北方流行一句谚语: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,尤其是凉面,既能降火开胃,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。夏季暑热,多数人食欲不振,而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对于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。夏季人体出汗量增多,人体需水量加大,可适当喝些绿豆汤、淡盐水等。
睡眠:夏至后暑热高温,人体相对消耗过大,容易出现精神不佳、萎靡不振、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现象,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很有必要,笔者建议子时前(晚上11点前)一定要进入睡眠状态,夜间睡眠时间至少要保持6个小时以上,同时很有必要养成午睡的习惯,午睡时间不宜时间过长,最好在20—40分钟之间。
运动:夏至后运动也要掌握好时间和强度,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,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,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,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、海滨地区去疗养、度假。锻炼的项目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广播操为好,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若运动过激,可导致大汗淋漓,汗泄太多,不但伤阴气,也宜损阳气。在运动锻炼过程中,出汗过多时,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,切不可饮用大量冰镇水及饮料。
纳凉消暑:冬冷夏热是自然规律,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顺应四时,所以夏季就要适当的受受热、出出汗。俗话说:“伏天汗不流,病来急白头”,排汗也是最好的降温方法,但要切记在出汗的过程要及时补液,喝些淡盐水、果汁及热茶等来补充水分及水溶性的营养素;温水洗澡也是消暑降温的不错选择,不仅可以洗掉汗水、污垢,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,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。因为,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,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,体表血管扩张,加快血液循环,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,降低肌肉张力,消除疲劳,改善睡眠,增强抵抗力;饮热茶亦是消暑降温的很好选择,首先热茶中的茶多酚、糖、果胶、氨基酸等,能够与唾液更好地发生反应,使口腔得以滋润,便产生清凉的感觉;第二,热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,可以带走体内大量的热量和
废物,使体温下降;第三热茶中的茶咖啡碱对控制下丘脑体温中枢的调节起重要作用;第四盛夏时节饮用热茶,能促进汗腺的分泌,体内的大量水分可以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;第五喝热茶比和冷茶更能加速胃壁收缩,使清热解暑的有效成分较快的发生作用。消暑降温不建议选择饮用大量冷饮、冰镇碳酸饮料、冰镇水果等,可适量饮用;不建议长时间吹空调和风扇;不建议冲冷水澡。同时情绪上要尽量保持平静,切记大悲大喜,同时注意保证睡眠质量,做到早睡早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