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到:
微信
回顶部
东昌中医
时间:2023-10-10 | 阅读:

   伊尹(生卒年月不详),名伊,一说名挚,夏末商初人。生于有莘国(今山东莘县),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,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,奉祀为“商元圣”,传说中发生在他身上的典故很多,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;不为良相,亦为良医;伊尹还被民间尊为厨神。正是他撰写的《汤液经法》,奠定了中医方剂学的基础,被尊为“亚圣”,现在我们仍然在学习和使用的“经方”就源于此。

  传说中,出身厨师的伊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职业习惯使他自然联想到做汤的方法,他试着把功能相同或相近的药物放在一起煎煮,由此诞生了中药复方,即方剂。煮出的汤液的疗效优于单味药,因此古有“伊尹制汤液而始有方剂”一说。故伊尹又被称为“汤液始祖”。

  成无己(1063—1156年) 茌平老城人,宋朝著名医学家。他是中国最早注释《伤寒论》的医学家,从理论上阐述了各种症状的病机、病变及处方用药,阐明了辨证论治的实质,提示了《伤寒论》的隐奥,增强了理论色彩。成无已对张仲景的辨证与方义有所阐发,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。他在中医发展史上,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

  王显(438—518年) 北魏名医。字世荣。今莘县人。少时天资聪颖,颇通医术。孝文帝即位不久,文昭太后梦为日逐,化而为龙,缠绕其后。醒后惊悸,遂为心疾,即召王显医诊。王显按了三部脉,认为并非心疾,而是怀孕生子喜兆,后来果然如此。文帝高兴,补封王显为侍御师。其后,王显在朝内除主持医疗外,还兼任太府卿、御史中尉等职,参与军政大事,深得文帝赏识,加封为平北将军、扬州刺史。晚年,奉命撰写《方药》35卷,颁发全国,以疗诸疾。

  吴南阳(生卒年月不详),字龙湾,号吴洞子,明朝名医,今山东东阿人。幼习经术,兼攻医学,精其道。凡为人诊脉,断生死不爽。著有《南阳活人书》、《脉经图说》,已佚。

  孟翰(生卒年月不详),字西园,号羽秋,山东阳谷人,生活于清康熙、雍正年间,拔贡,初任莱阳县训导。正当他步入仕途,官运亨通,蒸蒸日上的时侯,母亲却病重归天了。孟西园恨不知医,由此痛下决心,致仕从医。他精研医道,练就一身绝技。精内科、妇科、脉诊和瘟病。

  傅斯侨(1842—1925年)字润臣,清末官员,聊城名医,今东昌府区人。他天资聪慧,勤奋好学,为清末贡生,官至直隶州知州。傅斯侨目睹清廷腐败、宦海浮沉、百姓涂炭的情景,毅然弃官学医。他多年研读内、难、金匮、伤寒等典籍。他精通医理之后,开始行医,因疗效显著而名声大振,百里内就诊者络绎不绝。1873年,傅斯侨寄居济南行医。不久,誉满泉城。他曾多次给山东抚台、东西两司治病,深得赏识。1925年,病逝于济南,时年83岁。

  叶嗣高(1857—1925)字矩民,今东昌府区人,清光绪御医。出身仕宦之家。自幼攻读诗书,孝进文生,广交文人学士。后兼习中医,精读《内经》、《伤寒》、《难经》等经典著作。临症用药精当稳妥,治愈危垂病人甚多。光绪二十年(1894),赴陕西任候补县丞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难西安时,太后患病。叶嗣高被荐入诊,但因不够见太后的品职,即被授为延山县知县,暂不赴任,奉侍太后。慈禧太后病愈后,被召进京,任太医院衙门御医,后升任河北遵北州知州。辛亥革命后,回乡行医。他对患者不分贫富贵贱、路途远近,随请随到,精心诊疗,妙手回春;对贫困患者不取分文,且时常解囊相助。

  狄大光(1883—1959年),字化远,阳谷县七级镇人。出身于世医之家。自幼随其二伯父、当地名医狄金铭学医,攻读内、难之书,兼通诸家之说,并以《伤寒杂病论》一书为诊疗依据。成年后,他坐堂应诊,就医者日以百数,多获痊愈。抗日战争期间,抗日军民前来就诊,他总是冒着风险,悉心诊治。他医术高明,医德高尚。凡来求诊者,不论其贫富贵贱,均一视同仁,精心治疗。贫困者就医,则免收药费。1955年,他被聘到聊城专区人民医院工作。1959年病逝。